雪謙寺, one the six main Nyingma monasteries of Tibet,
是西藏六個主要的寧瑪派寺院之一,在一九五○年代末期中國佔領西藏期間,被摧毀殆盡。頂果欽哲仁波切 (1910 - 1991) 在流亡期間,把雪謙寺豐富的傳統搬入一個新家──一座位於尼泊爾波達納斯大佛塔附近的宏偉寺院。頂果欽哲仁波切希望,尼泊爾的雪謙寺能夠維繫西藏雪謙寺祖寺的佛教哲學、實修和藝術的傳統。
一九八○年,頂果欽哲仁波切開始在加德滿都建造雪謙寺。工匠、石匠、雕刻師父、畫家、金匠和裁縫師將近投入十年的時間,把雪謙寺打造成為西藏境外最壯麗的寺院之一。
頂果欽哲仁波切的監督之下,人們投入最大的心血去打造寺院的每一個細節。大殿的牆壁上覆滿了描述西藏佛教歷史和寺大學派重要上師的繪畫。寺院內安置了一百五十多尊佛像,而東方規模最大的西藏圖書館也座落於此。雪謙寺的現任住持第七世雪謙冉江仁波切, (生於1966),是頂果欽哲仁波切的孫子和心靈傳人。

目前有三百多名來自喜瑪拉雅山區的僧侶居住在雪謙寺中,並在此學習。除了學習佛教哲學之外,他們也接受音樂、舞蹈和繪畫方面的教育。在雪謙寺附設的小學中,有七十名從五歲到十四歲的孩童,接受結合了傳統科目和現代課程的完整教育。他們居住在寺院之中,受到校長的關愛與照料。有一些在幼年時期即在寺院接受訓練的僧侶,如今成為這群學童的老師,把他們學習的成傳遞給更年輕的學子。一旦他們從小學畢業,便開始繼續為期兩年的課程;這個課程以儀典藝術為重點,其中包括背誦儀軌、學習吹奏法會的樂器,以及誦經和宗教舞蹈的訓練。
 
如果他們資格符合,可以進入雪謙佛學院進修。那些沒有進入佛學院的學生,則繼續研習經典和禪修,並且參與寺院每日舉行的法會。許多博學多聞的上師來到雪謙寺傳法,並且給予灌頂。一年到頭,雪謙寺的僧侶都會為一般民眾舉行法事,滿足當地居民的宗教需求。每一年的夏天,所有僧侶都會參與自佛陀時期延續下來的暑期閉關傳統。
雪謙寺除了負責僧侶食、衣、住、醫藥等所有開支之外,也提供完整的教育。你可以透過「認養贊助一名僧侶-
」的方式,來協助雪謙寺完成這項工作。認養贊助僧侶是一個稀有難得的機會,能夠使年輕僧侶接受教育,成為未來世代的重要環節。
一整年,雪謙寺舉行各式各樣的法會,其中包括竹千大法會〈一天二十四小時、連續九天的法會〉。冉江仁波切非常重視這些正統法會儀式的延續保存;這些法會儀式結合了修法經驗和精確的細節。除此之外,雪謙寺也在寺院中庭舉行一年一度的舞蹈慶典。
西藏的雪謙寺以其特殊風格的宗教舞蹈
(cham)聞名。雪謙冉江仁波切正在復興這項傳統,並且從西藏邀請老師來訓練僧侶。
雪謙寺的舞者數度前往歐洲和南美洲表演,非常成功。
雪謙檔案資料館 和慈仁藝術學院也座落在雪謙寺中,藉以保存喜瑪拉雅山區的文化和宗教藝術。另外尚有雪謙醫療診所,以及供觀光客和朝聖者住宿的雪謙客棧。
雪謙佛學院
西藏的雪謙寺之所以聞名,乃在於有許多偉大的學者居住在寺院之中,並且在此授課。一九八九年,頂果欽哲仁波切在尼泊爾的雪謙寺創建了雪謙佛學院。如今佛學院有超過一百多名來自喜瑪拉雅地區的學生,參與九年的課程。在雪謙冉江仁波切的監督之下,由兩位勘布掌管佛學院。佛學院的學生研習佛教經典、占星學、歷史,以及進行經辯。
完成九年的課程之後,畢業生獲得「洛本」的學位。為了取得「勘布」或博士的學位,學生必須繼續三年的研究課程,並且完成三年的閉關。目前,佛學院的畢業生都在寺院、亞洲和西方國家的佛學中心授課。
|